取他家之长 扬本土之优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最早出现于东汉,起于南方,考古人员在浙江省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了东汉晚期的瓷窑址和青瓷。青瓷的生产从东汉至宋,除上虞外,还有余姚、慈溪、宁波等地。青瓷以唐代“越窑”最富盛名。
北方瓷器的出现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统一之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在掌握了青瓷生产技术后,便结合自己的人文特点(北魏人崇尚白),开始研究如何生产出自己喜欢的白色瓷,经过探索他们发现“青”与“白”的变换只在瓷土中含铁量多少的控制,只要瓷土的含铁量小于0.75%,烧出来的瓷就是白色,否则便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青色。他们根据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开始改变生产工艺,提炼含铁量极微的泥土,在青瓷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
唐代,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让中国瓷器的生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除青瓷和白瓷外,湖南长沙窑创烧了褐绿彩瓷,它是彩绘瓷的鼻祖。
宋代,出现了“定(白瓷)、汝(白瓷)、官、哥、钧”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瓷器产品各有所长。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元、明、清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的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把中国陶瓷艺术推向了高峰。
德化白瓷始于宋,盛于明,衰于清。
德化窑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元、明时期逐渐发展为白瓷。德化窑的白瓷,胎质细腻,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象牙白”。远销欧洲后,欧洲人惊叹世间尽有如此纯净的白色瓷器,将其视为珍宝,并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白”。 德化窑的白瓷,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国白瓷的代表。日本上田恭辅的《支那陶器时代的研究》一书中说:“德化窑在明朝时代的产品白釉瓷,确定是白瓷中的白眉,甚至胜于白玉。……德化白瓷的艺术性瓷塑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技巧。特别是观音塑像最为出色。”英国的波西尔在其所著的《中国艺术》一书中曾说:“福建德化窑……其窑之特品为白瓷,昔日法人呼之为:‘不兰克蒂支那’(中国之白也),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吴仁敬、辛安潮在《中国瓷器史》中亦称赞德化窑“以善制佛像著名……明季由宁波流入日本,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那些被人们视为珍宝的瓷塑,是陶瓷艺人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技法,精雕细刻塑造而成的。
德化白瓷到清代开始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景德镇窑青花瓷和彩瓷的传入,人们因为追求时尚,白瓷开始慢慢隐退,只保留了瓷塑品种。青花瓷在清代成为了德化的主流产品。艺术都是随时代的,新品种的出现也为德化瓷拓展了陶瓷艺术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传统文化,德化白瓷又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现在的德化是白瓷、彩绘瓷多品种并举。
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或在白釉下画绿彩,或在黄釉下画褐彩,或在青釉下画褐绿彩,或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彩等,瓷上纹饰以用毛笔在瓷胎上绘画的手法完成。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褐绿彩瓷。
在长沙彩绘瓷的影响下,宋代磁洲窑的匠师们吸收水墨国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烧了“白地黑花”瓷。景德镇窑在元代创烧了青花、釉里红、斗彩瓷,在清代创烧了五彩、粉彩、珐琅彩、广彩(新彩)瓷。这些以国画工具毛笔在瓷上进行装饰的彩绘瓷,使我国的彩瓷艺术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清末,湖南醴陵又受磁洲窑和景德镇窑的影响,创烧了釉下五彩瓷(五彩不是只有五种颜色,而是指颜色多的意思)。
醴陵的陶瓷艺人们自己研制了草青、海碧、艳黑、赭色、玛瑙红等多种高火釉下颜料,运用国画中的双勾分水填色技法在瓷上彩绘纹饰,采用“三烧制(先将已成型而未经施釉的坯胎经过低温素烧,然后彩饰,再把已经彩饰的素烧坯进行第二次低温素烧,最后施盖石灰釉入高温窑在先氧化后还原的气氛中烧成)”烧制瓷器,使得釉下五彩瓷令人耳目一新。
从上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德化和醴陵瓷的变化,可知,陶瓷艺术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地域的陶瓷文化,并将其与本土陶瓷文化相融合,然后有所创新的。取他家之长,扬本土之优,这样,本土的陶瓷艺术就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