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栀子干姜汤组方之我见
栀子干姜汤为《伤寒论》中寒热同调之最小方,用于治疗热郁胸膈兼中焦虚寒证。察中医之小方,常具备药专力宏之效,用药精准得当。然考《伤寒论》中栀子干姜汤用于治疗上焦郁热时却选用清泻三焦之热的栀子与温中散寒的干姜配伍。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其治疗上热中寒证有不精不准之嫌,而用黄芩易栀子治疗本证则似乎显得更为合适。
《伤寒论》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本病证由伤寒而起,囿于医者误用丸药大下之,表邪未解,反而入里,郁热停于胸膈。同时丸药大下,无疑损伤了脾胃阳气,或可出现中焦虚寒,下利腹痛之象。所以仲景用苦寒之栀子清上焦郁热以除烦,以辛热之干姜温中焦虚寒以止利。
在《伤寒论》中,栀子干姜汤为寒热并用之最小方。小方当以精且准,如清代王士雄在《四科简效方·安神》篇中述:“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交泰丸也仅用两味药,以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肉桂温补下元以助不足之肾阳。心火不亢则心阳自降使肾水不寒,肾阳得扶则肾水上承使心阳不亢,水火既济,夜寐不宁等症便可自除。本方虽仅黄连、肉桂两味,但药简,功专,效卓。
同样作为中医小方之栀子干姜汤,方中栀子苦寒清降,能够清三焦火邪,清泻心火而除烦,以干姜温脾胃之阳,来治疗上热中寒之证。该方在医疗实践中,治疗上热中寒有着良好的疗效,顾文忠[1]以栀子干姜汤治疗“心中烦热不安”,“胃中寒冷隐痛”的患者,以栀子清上热,干姜温中寒,疗效显著。陈修园言:“不知干姜是治大下之后利尚未止,故急以干姜温脾,与烦热原两歧,故用药有寒热之异,解者幸勿推杂,观下文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栀子汤,则此方用干姜,正是大下微溏泻,故用干姜救之,而仍不废栀子者,以原有身热微烦之证。”栀子干姜汤治疗上热中寒证,疗效较显著,在于干姜温脾阳的功用,其也制约了栀子清胃热的偏性。
较之其他中医小方药专力宏,笔者不揣浅陋,贸然认为,该方用栀子功不够专。
首先,栀子善清三焦之火。栀子虽能够清上焦之火而除烦,但其清三焦之火功用皆佳,这有悖于中医小方惯有之“药专”。前贤朱震亨言:“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唐·王焘所撰《外台秘要》中收载黄连解毒汤所用之栀子亦在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其次,栀子清胃火之功也较强。《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相近,《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的药物分类、四气五味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是张仲景《伤寒论》组方用药的基础。考《神农本草经》中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齄鼻,白癞赤癞疮疡”,明确指出栀子善清胃热。且《丹溪纂要》中述:“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以治胃脘火痛。再者,《伤寒论》第81条提出:“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条告诫医者在临证之时,若遇到中焦有寒的患者当慎用栀子汤,栀子为苦寒之品,宜于热证而不利于中焦虚寒证。综上,若用栀子清上焦之火,未免有不精不准之嫌,况且本方为小方,难有更多药物的佐制。
与栀子善清三焦之火相对应,清上焦之热,黄芩应为首选。首先,黄芩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以及上焦实火,常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等。《丹溪心法》清金丸中:“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服五十丸”,用以泻肺火,降膈上热痰。《本草正》中云:“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咳,止失血,退寒热往来……”
再者,培土抑木亦仲景组方常见思路。仲景将土木相关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对土木之间辨证及治疗进行详细归纳。《金匮要略》开篇即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当中焦不和时往往易出现疾病传变,而肝木克土又多为常见。因此,在栀子干姜汤方证中出现中焦虚寒下利时,佐以功能清少阳胆热之黄芩可以防肝胆之热横逆犯胃,起到预防疾病传变的效果。
鉴于上述三点,可见黄芩易栀子,与干姜配伍,寒热并用,黄芩专清上焦之热,又佐清胆火,干姜专以温中焦之阳,苦降辛开,相反相成,又各司其职,药专力宏,有其理论依据。后世以黄芩与干姜配伍清上温下,治疗各种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比比皆是。同时,伤寒论中治疗痞证的三张泻心汤亦是佳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分别以半夏、生姜、甘草为君,干姜与黄芩、黄连为对药配伍,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为消。黄芩清热泻火,并泻胆热,干姜温通中阳,寒热并用,治疗效果显著。